抗战史
日期:2016-02-17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溧水

 

1938424,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副军长兼军分会书记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新四军军部根据电示,组建400余人的先遣支队,以粟裕为支队司令,先往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为主力部队开赴苏南敌后抗日作准备。428,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向苏南敌后进发,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519,到达江宁县铜山镇。为了迅速摸清敌情,先遣支队派出3个侦察小组去京沪铁路沿线敌占区执行侦察任务。一路经江宁陶吴、秣陵关一线去龙潭、下蜀等地了解南京方面敌情;一路经溧水南境新桥一线去金坛、丹阳等地了解常州方面敌情;一路经溧水北境乌山、夏家边一线去句容、茅山、宝埝等地了解镇江方面敌情。5月下旬,前往常州方向执行侦察任务的侦察小组进入溧水县境,他们一面做地形和社会调查,一面张贴布告,召开小型会议宣传抗日,发动群众,联合各种抗日力量,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溧水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

 

19411128,日军出动步骑炮兵3000余人,突袭驻溧阳塘马的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十六旅广大指战员与日军激战终日,毙敌200多人,拖住了敌人,使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机关工作人员得以安全转移。战斗中,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壮烈牺牲。29日晚,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转移来到溧水白马桥地区,与在李巷、经巷一带活动的十六旅四十六团会合。30日,新四军六师师部电令四十六团团长黄玉庭、政委钟国楚分别代理十六旅旅长和旅政委,领导、指挥全旅指战员在溧水地区进行抗日活动。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移驻溧水,有利于溧水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巩固和发展。1942年,溧水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区。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与十六旅旅部驻溧水期间,召开过苏南民运工作会议、苏南各县县长联席会议等一些重要会议,制订了《溧水县三十一年减租减息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溧水地区成为当时苏南比较稳定的指挥中心和重要的抗日后方基地。


新四军奉令北撤

 

1945916,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全国内战危险虽然较大,但和平局面仍有可能。你们苏南、浙东、皖南三地区部队,如果和平局面出现,有转移到江北之可能,望你们立即注意控制北上道路,保证北上安全,准备于将来适当时机渡江北上。”920,又指示华中局:“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此事已在重庆谈判中作为一个让步向对方提出,且有好的影响。”苏浙区党委和苏浙军区接到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后,立即着手部署新四军江南部队和地方党政干部的北撤工作,控制北上路线,确保北撤的安全。92526日,苏浙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吴仲超在溧高县新桥区苏南一地委驻地召开了苏南各县县委书记会议,传达上级北撤指示,部署苏南各县的北撤任务。苏南北撤工作会议后,中共溧高县委书记王一凡部署了溧高县的北撤工作。101,溧高县党政干部和地方武装人员集中在新桥区李巷村编队。102,北撤人员集中在尤陈边村开会,宣布了行军纪律,依照指定路线出发。1010夜,溧高县北撤人员在川港渡过长江,完成了北撤任务。


组织 留 守

 

1945101,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苏南主力北调后,留相当一部分力量在原地坚持活动,用武装斗争配合以合法斗争与两面斗争,能坚持苏南原地斗争是很有作用的。”遵照党中央指示,苏浙军区在宜兴县张渚镇召开各地区主要留守负责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共苏浙皖边区特委、江南新四军留守处和苏浙皖边区司令部。下辖茅山、太滆、郎广、浙西4个地区,分设4个工委和留守处。溧水县境的溧高县、横山县、江宁县以及句容县属的白马区都划属茅山地区,由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徐明)和茅山留守处(主任薛宾)领导。107,召开江南留守人员会议,宣布各县留守组织人员及负责人。派纪涛任溧高县和横山县特派员,担负两县留守党组织的领导工作。程华平任溧高县留守处主任兼武工队队长,乔怀仁(后叛变)任副队长,武工队队员10余人;刘杰枝任横山县留守处主任兼武工队队长,李汉通等17人为武工队队员。留守组织成立后,溧水留守人员走上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新的战斗。


四月反“扫荡”

 

19424月下旬,苏皖区党委扩大会议在溧水尤家召开之际,30日夜,溧水、洪蓝埠、天王寺等据点日伪军2000余人,向经巷、李巷等村庄合围。苏皖区党委得知敌情后,扩大会议立即休会,与会人员随机关、部队向溧阳境内转移。新四军十六旅派出少量部队,在胡家塘阻击敌军,遏制住敌军的攻势,并将敌军引向西南地区,使主力部队和与会人员安全转移。战斗中,新四军牺牲连长1人、战士2人。51晨,日伪军闯进经巷、尤家、李巷等村,驻扎三日,四处搜索一无所获,最后抢去老百姓衣物及禽畜,在周家山烧毁十六旅被服厂存放的一批布匹和服装,纪生明等4名无辜百姓遭杀害。敌人“扫荡”阴谋没有得逞。


溧高 战 役

 

194310月,日军停止了对浙皖边区正面战场的进攻,抽调兵力回师溧高地区,并增派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沿京建公路溧水至郎溪路段的重镇要地蒲塘、孔镇、漆桥、东坝等地增筑据点,同时在溧水抗日根据地白马桥、新桥、邰村、东流村等地建立据点,推行“蚕食”政策,妄图逐步吞并溧水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溧水中心区,对日军“蚕食”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新四军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组织指挥旅部特务营和四十六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发动了溧高战役。1120夜,新四军攻击东流村日伪据点,拉开了战役的序幕。21日攻克新桥,22日包围漆桥,23日一举歼灭从东坝赶来增援漆桥之敌于张沛桥,迫使漆桥伪军缴械投降。溧高战役历时3天,攻克了新桥、漆桥等日伪据点,生俘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副师长陈炎生以下数百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粉碎了日伪“蚕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阴谋,进一步巩固了溧水抗日根据地,为四十八团向南进军、开辟苏浙皖边境新区,提供了巩固的后方基地。


新桥 会 师

 

193854,毛泽东致电项英:“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15日,再致电项英、陈毅:“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电报指示精神,在先遣支队出发不久,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率领所属第一、第二两个团从皖南出发,6月上旬,新四军第一支队进抵溧水县境,68,在新桥与先到该地活动的、粟裕领导的先遣支队胜利会师。


溧水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1938514,中共中央在“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中提出了“大大去发动组织群众,建立地方党”的要求, 7月,新四军一支队在溧水举办青年抗日救国训练班,期间吸收朱述华、张一平、孙飘萍3人入党,他们是抗战时期溧水地区最早的一批党员。在他们入党后,训练班建立了党支部,这是抗战时期溧水地区最早的党支部。训练班党支部建立后,又陆续发展了曹明梁、曹鸣飞、经雪友、张迅等人入党。10月,成立大李巷党支部,此系抗战时期溧水地区建立最早的农村基层党支部。19387月,新四军二支队开赴溧水。19393月,二支队在溧水东南的溧高边区成立了溧水县第一个相当于县委一级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共溧高县工委,书记曹明梁;5月,在溧水西部的江当溧边区成立中共江当溧县工委;7月,在溧水北境江溧句边区成立中共江溧句县工委。溧水地区建立的三个县工委(后改称县委),初归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领导,19397月,党的地方组织中共苏皖特委成立后,划属苏皖特委领导。


十二月反“扫荡”

 

19421224,日军尾本部队驻溧水第三大队集结金坛、天王寺日伪军2000多人,从东、西、北三面合围溧水抗日根据地新桥区李巷等村,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驻扎“扫荡”。新四军十六旅得到情报后,立即通知部队、机关及地方政府并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深夜,苏南党政机关、旅部和后勤单位大部分转移出去,新四军主力部队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设在芳山脚下芮家棚子等处旅部后方休养所在撤退时,遭到敌军袭击,伤员被打死七八人。休养所所长龚力,卫生员沈洁、黎平、吴秀英,医生周锡祥(后叛变)及未撤走的伤员20多人被俘。正在休养所治病的中共溧水县委书记张光也被俘,后寻机逃脱。设在张家棚子的旅部军鞋厂的军鞋和布匹被烧光,民房被烧20多间,大树下群众杨德槐、徐宝子、小白、小花子被敌军杀害。尤陈边几十户民房被烧殆尽。敌军此番“扫荡”,兵力多,时间长,群众受害大。但新四军主力部队顺利转移,保存了苏南抗日的中坚力量。


溧水抗日根据地的创立

 

19385月,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溧水县境东南创建了阳溧高、西部创建了江当溧、北部创建了江溧句三块抗日根据地。抗战的各个时期,溧水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溧水是新四军最早到达苏南的地区之一,也是苏南新四军领导机关与皖南新四军军部往来联系的重要通道。抗战中期,特别是塘马战斗后,溧水是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和新四军主力部队的驻地,成为苏南军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抗战后期,溧水是苏南新四军向南发展,开辟皖南、浙西根据地,进行大反攻,夺取苏南抗日斗争胜利的前进基地和重要后方。


溧水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19415月,溧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1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回到溧水地区,在苏皖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十六旅主力部队的保卫和支持下,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深入开展根据地建设,建立党领导下的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县抗日民主政府加强了县级政权机构建设,从1942年初起,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设民政、财经、军事、文教等科。根据华中局“加强区一级政权,使其成为领导一个行政区的独立作战单位”的指示,1942年,陆续创建了新桥区、白马区、韩胡区、蒲塘区等区级政权。县抗日民主政府对乡、保以下的旧政权采取利用的方针,实行“一二一”的改造政策。县、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乡、保基层政权的维持、利用和改造,推进了溧水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得以由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贯彻执行,从而稳定和发展了溧水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溧水

 

1938424,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副军长兼军分会书记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新四军军部根据电示,组建400余人的先遣支队,以粟裕为支队司令,先往苏南敌后实施战略侦察,为主力部队开赴苏南敌后抗日作准备。428,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向苏南敌后进发,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519,到达江宁县铜山镇。为了迅速摸清敌情,先遣支队派出3个侦察小组去京沪铁路沿线敌占区执行侦察任务。一路经江宁陶吴、秣陵关一线去龙潭、下蜀等地了解南京方面敌情;一路经溧水南境新桥一线去金坛、丹阳等地了解常州方面敌情;一路经溧水北境乌山、夏家边一线去句容、茅山、宝埝等地了解镇江方面敌情。5月下旬,前往常州方向执行侦察任务的侦察小组进入溧水县境,他们一面做地形和社会调查,一面张贴布告,召开小型会议宣传抗日,发动群众,联合各种抗日力量,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溧水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

 

19411128,日军出动步骑炮兵3000余人,突袭驻溧阳塘马的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十六旅广大指战员与日军激战终日,毙敌200多人,拖住了敌人,使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机关工作人员得以安全转移。战斗中,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壮烈牺牲。29日晚,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转移来到溧水白马桥地区,与在李巷、经巷一带活动的十六旅四十六团会合。30日,新四军六师师部电令四十六团团长黄玉庭、政委钟国楚分别代理十六旅旅长和旅政委,领导、指挥全旅指战员在溧水地区进行抗日活动。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移驻溧水,有利于溧水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巩固和发展。1942年,溧水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区。苏皖区党委领导机关与十六旅旅部驻溧水期间,召开过苏南民运工作会议、苏南各县县长联席会议等一些重要会议,制订了《溧水县三十一年减租减息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溧水地区成为当时苏南比较稳定的指挥中心和重要的抗日后方基地。


新四军奉令北撤

 

1945916,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全国内战危险虽然较大,但和平局面仍有可能。你们苏南、浙东、皖南三地区部队,如果和平局面出现,有转移到江北之可能,望你们立即注意控制北上道路,保证北上安全,准备于将来适当时机渡江北上。”920,又指示华中局:“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此事已在重庆谈判中作为一个让步向对方提出,且有好的影响。”苏浙区党委和苏浙军区接到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后,立即着手部署新四军江南部队和地方党政干部的北撤工作,控制北上路线,确保北撤的安全。92526日,苏浙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吴仲超在溧高县新桥区苏南一地委驻地召开了苏南各县县委书记会议,传达上级北撤指示,部署苏南各县的北撤任务。苏南北撤工作会议后,中共溧高县委书记王一凡部署了溧高县的北撤工作。101,溧高县党政干部和地方武装人员集中在新桥区李巷村编队。102,北撤人员集中在尤陈边村开会,宣布了行军纪律,依照指定路线出发。1010夜,溧高县北撤人员在川港渡过长江,完成了北撤任务。


组织 留 守

 

1945101,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苏南主力北调后,留相当一部分力量在原地坚持活动,用武装斗争配合以合法斗争与两面斗争,能坚持苏南原地斗争是很有作用的。”遵照党中央指示,苏浙军区在宜兴县张渚镇召开各地区主要留守负责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共苏浙皖边区特委、江南新四军留守处和苏浙皖边区司令部。下辖茅山、太滆、郎广、浙西4个地区,分设4个工委和留守处。溧水县境的溧高县、横山县、江宁县以及句容县属的白马区都划属茅山地区,由中共茅山工委(书记徐明)和茅山留守处(主任薛宾)领导。107,召开江南留守人员会议,宣布各县留守组织人员及负责人。派纪涛任溧高县和横山县特派员,担负两县留守党组织的领导工作。程华平任溧高县留守处主任兼武工队队长,乔怀仁(后叛变)任副队长,武工队队员10余人;刘杰枝任横山县留守处主任兼武工队队长,李汉通等17人为武工队队员。留守组织成立后,溧水留守人员走上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新的战斗。


四月反“扫荡”

 

19424月下旬,苏皖区党委扩大会议在溧水尤家召开之际,30日夜,溧水、洪蓝埠、天王寺等据点日伪军2000余人,向经巷、李巷等村庄合围。苏皖区党委得知敌情后,扩大会议立即休会,与会人员随机关、部队向溧阳境内转移。新四军十六旅派出少量部队,在胡家塘阻击敌军,遏制住敌军的攻势,并将敌军引向西南地区,使主力部队和与会人员安全转移。战斗中,新四军牺牲连长1人、战士2人。51晨,日伪军闯进经巷、尤家、李巷等村,驻扎三日,四处搜索一无所获,最后抢去老百姓衣物及禽畜,在周家山烧毁十六旅被服厂存放的一批布匹和服装,纪生明等4名无辜百姓遭杀害。敌人“扫荡”阴谋没有得逞。


溧高 战 役

 

194310月,日军停止了对浙皖边区正面战场的进攻,抽调兵力回师溧高地区,并增派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沿京建公路溧水至郎溪路段的重镇要地蒲塘、孔镇、漆桥、东坝等地增筑据点,同时在溧水抗日根据地白马桥、新桥、邰村、东流村等地建立据点,推行“蚕食”政策,妄图逐步吞并溧水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溧水中心区,对日军“蚕食”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新四军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组织指挥旅部特务营和四十六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发动了溧高战役。1120夜,新四军攻击东流村日伪据点,拉开了战役的序幕。21日攻克新桥,22日包围漆桥,23日一举歼灭从东坝赶来增援漆桥之敌于张沛桥,迫使漆桥伪军缴械投降。溧高战役历时3天,攻克了新桥、漆桥等日伪据点,生俘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副师长陈炎生以下数百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粉碎了日伪“蚕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阴谋,进一步巩固了溧水抗日根据地,为四十八团向南进军、开辟苏浙皖边境新区,提供了巩固的后方基地。


新桥 会 师

 

193854,毛泽东致电项英:“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15日,再致电项英、陈毅:“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电报指示精神,在先遣支队出发不久,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率领所属第一、第二两个团从皖南出发,6月上旬,新四军第一支队进抵溧水县境,68,在新桥与先到该地活动的、粟裕领导的先遣支队胜利会师。


溧水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1938514,中共中央在“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中提出了“大大去发动组织群众,建立地方党”的要求, 7月,新四军一支队在溧水举办青年抗日救国训练班,期间吸收朱述华、张一平、孙飘萍3人入党,他们是抗战时期溧水地区最早的一批党员。在他们入党后,训练班建立了党支部,这是抗战时期溧水地区最早的党支部。训练班党支部建立后,又陆续发展了曹明梁、曹鸣飞、经雪友、张迅等人入党。10月,成立大李巷党支部,此系抗战时期溧水地区建立最早的农村基层党支部。19387月,新四军二支队开赴溧水。19393月,二支队在溧水东南的溧高边区成立了溧水县第一个相当于县委一级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共溧高县工委,书记曹明梁;5月,在溧水西部的江当溧边区成立中共江当溧县工委;7月,在溧水北境江溧句边区成立中共江溧句县工委。溧水地区建立的三个县工委(后改称县委),初归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领导,19397月,党的地方组织中共苏皖特委成立后,划属苏皖特委领导。


十二月反“扫荡”

 

19421224,日军尾本部队驻溧水第三大队集结金坛、天王寺日伪军2000多人,从东、西、北三面合围溧水抗日根据地新桥区李巷等村,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驻扎“扫荡”。新四军十六旅得到情报后,立即通知部队、机关及地方政府并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深夜,苏南党政机关、旅部和后勤单位大部分转移出去,新四军主力部队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设在芳山脚下芮家棚子等处旅部后方休养所在撤退时,遭到敌军袭击,伤员被打死七八人。休养所所长龚力,卫生员沈洁、黎平、吴秀英,医生周锡祥(后叛变)及未撤走的伤员20多人被俘。正在休养所治病的中共溧水县委书记张光也被俘,后寻机逃脱。设在张家棚子的旅部军鞋厂的军鞋和布匹被烧光,民房被烧20多间,大树下群众杨德槐、徐宝子、小白、小花子被敌军杀害。尤陈边几十户民房被烧殆尽。敌军此番“扫荡”,兵力多,时间长,群众受害大。但新四军主力部队顺利转移,保存了苏南抗日的中坚力量。


溧水抗日根据地的创立

 

19385月,新四军深入苏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溧水县境东南创建了阳溧高、西部创建了江当溧、北部创建了江溧句三块抗日根据地。抗战的各个时期,溧水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溧水是新四军最早到达苏南的地区之一,也是苏南新四军领导机关与皖南新四军军部往来联系的重要通道。抗战中期,特别是塘马战斗后,溧水是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和新四军主力部队的驻地,成为苏南军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抗战后期,溧水是苏南新四军向南发展,开辟皖南、浙西根据地,进行大反攻,夺取苏南抗日斗争胜利的前进基地和重要后方。


溧水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19415月,溧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1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回到溧水地区,在苏皖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十六旅主力部队的保卫和支持下,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深入开展根据地建设,建立党领导下的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县抗日民主政府加强了县级政权机构建设,从1942年初起,县抗日民主政府下设民政、财经、军事、文教等科。根据华中局“加强区一级政权,使其成为领导一个行政区的独立作战单位”的指示,1942年,陆续创建了新桥区、白马区、韩胡区、蒲塘区等区级政权。县抗日民主政府对乡、保以下的旧政权采取利用的方针,实行“一二一”的改造政策。县、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乡、保基层政权的维持、利用和改造,推进了溧水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得以由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贯彻执行,从而稳定和发展了溧水抗日根据地。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主办: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1
网站标识码:3201170033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25-572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