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溧水风韵
唐代溧水县令白季康
日期:2015-10-15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白季康,山西太原人,世为巨族,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叔父。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白居易投奔在宣州溧水当县令的白季康。白季康非常喜欢白居易这个有诗赋天才的侄儿,将他留住了一年。为了帮助白居易实现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意愿,他于第二年秋,带领白居易从溧水县城出发,乘舟过石臼湖,经高淳薛城、狮树、丹阳湖等地,到宣州府拜访了该府观察史崔衍。此公十分爱惜人才,他早就知道白居易是一位天资聪慧,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于是,很快安排他参加了乡试,在白居易取得贡生资格后,又很快推荐他于第二年赴京会考,终于考中进士第选入翰林。
白居易走后,白季康继续留任溧水县令。据旧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在任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为官清正,为民勤政,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是百姓们交口称颂的好官。那时候,溧水地区水患连年,经常圩淹田,庄稼颗粒无收,灾民被迫离井背乡,外出逃荒要饭。为了治理水患,白季康打着赤脚和百姓一道挑土固堤,清理河道。有一年夏天出现蝗灾,蝗虫遮天盖地危害稻禾。那时人们迷信思想极重,视蝗虫为天虫,谁也不敢扑灭,坐视蝗虫吞食稻禾。白季康便效仿唐明皇时的宰相姚崇,亲自带头扑杀蝗虫。在他的带动下,百姓们一齐动手,扑的扑、打的打,蝗虫很快被扑灭,当年稻谷获得了收成。他还特别注意民间治安,严令整治土匪地霸,劝民小心火烛,防止火灾发生。因此,在他任职期间,溧水地区水灾、蝗灾、火灾明显减少。在旧《溧水县志》中,有许多歌颂白季康"除三害"的诗文,甚至说他使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唐元和年八年(813年),白季康在县衙内抱病去世。
会昌四年(844年),溧水县衙改建城隍庙(县衙移至别入),把白季康奉为溧水的城隍神。从此,城隍庙在原地不改扩建,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庙宇。为了纪念白季康这位城隍,溧水人民把农历四月初一(白季康任溧水县令的日子),十月初一(白季康出生的日子,)定为溧水庙会,城隍庙一带成为溧水几百年以来商业最繁华的市场。可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城隍庙在近代被毁,城隍庙市场也随之冷落下来。(方志办)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主办: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1
网站标识码:3201170033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25-572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