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馆藏介绍
溧水两兄弟明朝初年“走红”古朝鲜
日期:2015-10-15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奉命出使朝鲜,并著廉洁,朝鲜人特立“双清馆”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着“东国儒宗”称誉的古朝鲜人崔致远来到溧水,出任溧水县尉,并且留下了“双女坟”的神奇传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几百年后,溧水一对兄弟出使朝鲜,担任驻朝使节,他们和崔致远一起书写了中朝友谊的又一段佳话。这对兄弟,就是明朝初年的端木孝文、端木孝思。这对兄弟的故事,如今在溧水已鲜为人知,端木兄弟究竟是如何“走红”古朝鲜的?溧水县档案馆里一份尘封已久的老档案揭开了谜底。
父子两代恪守清廉家风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一家世代居住在溧水县长寿乡巉山(今溧水经济开发区福田村)。他们的父亲名叫端木复初,在明初也是个廉吏。据《明史·端木以善传》记载:“(端木)复初,字以善,溧水人。子贡裔也,元末为小吏。常遇春镇金华,召至幕下,未几,辞去。太祖知其名,召为徽州经历。稍迁至磨勘司令。时官署新立,案牍填委,复初钩稽无遗。帝尝廷誉之。性严峭,人不敢干以私,僚属多腐败,复初独以清白免。洪武四年超拜刑部尚书,用法平。杭州飞粮事觉,逮系百余人。诏复初往治,诚伪立辨,知府以下皆服罪。明年出为湖广参政,令民来归者,复其赋一年,流亡毕集,以治辨闻。坐事召还,卒。”
也就是说,端木以善是子贡的后代,在元代末年就开始当小官了。后来恰逢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镇守金华,召至幕下,没过多久,便辞职离开。明太祖朱元璋听闻他的名气,于是征召他为(安徽)徽州经历,不久又改任(江西)吉州通判(都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巡视员)。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端木以善被调往京城,担任磨勘司令等职务,就是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确定其是否升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干部。后来,他又升任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入仕期间,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明。洪武六年去世后,当时的文学家宋濂曾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学士朱昇也称赞其云:“其人谦退似懦夫,专谨似腐儒,瞻视精悍似侠客,掀髯谈世事似谈士,而其精神超越又似逸神仙者。”
俗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明代永乐年间,端木孝文由一个普通读书人进入任翰林院,担任待诏(相当于现在的副股级干部);端木孝思也担任了副厅级的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这在万历《溧水县志》里均有详细记载:“端木孝文,以善之子,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思,以善之子,孝文之弟,由儒士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而且,端木兄弟二人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孝思尤工书法”,意即兄弟两人的写作水平都很高,端木孝思的书法尤其写得好,到老年时,他的书法达到了“遂空冀北,无以为比者”的地步,甚至有人将他比作东晋名书法家王羲之。后来,兄弟两人先后出使古朝鲜,从而引出了一段清正廉洁的佳话。
孝文自比苏武坚守气节
端木两兄弟中,首先是大哥端木孝文出使古朝鲜。洪武元年左右,端木孝文奉旨出使朝鲜,到朝鲜后,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才干。朝鲜君臣皆看重他的才能,就在他过生日的时候,想借祝寿的名义,赠送厚礼,问他道:“端木太史行李何在?”端木孝文答曰:“吾持一节来耳,请唯以一节返。”也就是说,“我带着一把旌节来,回去的时候,也请让我只带一把旌节走!”这里,孝文是借用“苏武牧羊”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清廉的心志。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根据匈奴求和的意愿,派苏武拿着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亦借指节度使、军权),出使匈奴。后来,因生变故,苏武被匈奴扣下。匈奴人威逼利诱,苏武皆不为所动。十多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苏武才得以回国。他出使匈奴的时候才40岁,受了19年的折磨,到公元前81年回长安的时候,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人民都出来迎接他。大家看到白胡子、白头发的苏武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感动的,都说他真是个有节操的大丈夫。
端木孝文在此引用这个典故,以苏武自比,意思就是说,我是代表国家而来的,要有节气,有操守,不能贪小便宜,不能丢国家的脸。一席话,让朝鲜君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让朝鲜人民看到,这个来自中国溧水使节身上流露出的大将苏武的遗风。
兄弟使节留下“双清”佳话
端木孝文回国后不久,他的弟弟端木孝思又奉命出使朝鲜。端木孝思此前由儒士出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临行前,孝文特地写了一首诗送给弟弟,以示勉励。
送孝思使朝鲜
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
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
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拂鸡翎土炕烟。
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
孝思“拜受而去”,到了朝鲜后,孝思时时以哥哥的赠诗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因此他在朝鲜也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孝思的书法写得非常好,当时的朝鲜人都以能够得到他的书法作品为荣,甚至把他的手迹和金子相提并论,认为有了他的手迹,就等于拥有了金银财宝,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但孝思并没有以此来敛财,回国的时候,和哥哥一样,也仅仅带回了一把旌节。
端木兄弟的清廉佳话在史书里也有记载,《明史·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这样记载端木孝文、孝思兄弟:“弟兄两使朝鲜,凡国王所赠一无所取,外藩重之,为筑‘双清馆’焉。”端木兄弟与其他朝某些使者接受、索要财物和美女的行为截然不同,对“国王所赠一无所取”。二人的高风亮节,一时间在朝鲜全国上下传为美谈。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大明王朝的联系,朝鲜政府特下令将接待端木兄弟的宾馆改名为“双清馆”,用以赞誉和表彰端木兄弟清正廉洁的事迹。到了清代,端木兄弟俩又被请进了溧水乡贤祠,供后人祭祀。
古朝鲜的“双清馆”可能早已荡然无存,但端木孝文、端木孝思两兄弟的“双清”事迹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益。他们是和平的使者,他们为加强中朝两国的友谊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唐代崔致远之后的又一段中朝友谊的佳话。
 彭露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主办: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1
网站标识码:3201170033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25-572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