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馆藏介绍
濮存昕手捧《濮氏宗谱》认祖归宗
日期:2015-10-15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濮存昕手捧《濮氏宗谱》认祖归宗 
                                                  彭露
阅读提示:话剧《雷雨》中的周萍、《茶馆》里的常四萍,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中的公安局长高天,艾滋病宣传大使,全国政协委员,感动中国人物……他就是影、视、剧三栖演员濮存昕。提起濮存昕,溧水人民总是感到分外亲切,因为祖籍溧水柘塘的濮存昕是家乡人民的骄傲。然而,10年前,知道濮存昕是溧水人的市民可谓凤毛麟角,直到2002年,濮存昕回溧认祖归宗,并将其父苏民所藏的《濮氏宗谱》捐献给溧水县档案馆后,家乡父老们才知道这位德艺双馨的著名演员原来是溧水人民的儿子。
父子不同姓缘于革命需要
濮存昕的名字在溧水是妇孺皆知;可提起苏民,很多年轻人不禁发出疑问:苏民是谁?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名字,其实是一对父子。曾经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的苏民是中国话剧界元老级的艺术家,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闪耀了近50年,塑造了一大批舞台艺术形象,其艺术成就更胜儿子濮存昕,但是由于当时网络、电视等媒体不发达,且话剧受众面相对狭窄的缘故,所以,其名声反而不及儿子濮存昕了。
濮存昕是苏民的儿子,为何不姓“苏”却姓“濮”呢?对此,苏老先生在《濮氏宗谱》增补本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二十世纪以来,在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濮家‘思、存’两代因参加革命而不得不改姓名者颇不乏人。本人即其中一例。我原名思洵字苏民,一九四六年在北平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便以字为姓名沿用至今,因此家族亲属知道我是濮家后代的人很少;而我的长子按家谱辈序取名濮存昕……”
溧水濮氏乃晚清大族
记者日前在溧水县档案馆有幸目睹了濮氏父子捐赠的《濮氏宗谱》,尽管其中一些书页已有风化虫蛀的痕迹,但总体来说保存得仍相当完好。《濮氏宗谱》是线装木刻本,目前馆藏《濮氏宗谱》共有7卷,分别为第5卷至第10卷,以及第12卷,而第1到第4卷以及第11卷至今仍流落民间。
据《濮氏宗谱》记载,其家族第一代人是濮运干,是一介布衣百姓。而溧水濮氏家族始于南宋时期,因为金兵入侵中原,从河南卫辉迁至江苏溧水县,遂改籍溧水。
溧水濮氏是晚清兴起的大族,道光、同治年间有3人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多人在四川、河南、湖北等地为官。而到了当代,又出了苏民、濮存昕两位名人。在《濮氏宗谱》上,关于濮存昕是这样记载的:“存昕,1953年生,行大思洵(苏民)之子,先后在空政话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是影、视、剧三栖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配宛萍,北京人,1955年生,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员,复员后经商。有女一人:方芳,高中就读。”
濮氏父子重返故乡义捐家谱
1997年,苏老先生应溧水县委、县政府邀请,回故乡参加“梅花节”活动,其间向县博物馆捐赠了濮氏先人所著书籍和收藏的有关文物,并到祖籍柘塘地溪村(今柘塘新淮村)寻根问祖,得知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濮氏宗谱》大多已散落在濮氏后人手中,于是多方联系出资委托濮氏后人进行收集整理。为使宗谱得到安全妥善保管,并充分发挥其价值,苏老先生决定将整理好的宗谱无偿捐赠给家乡档案馆。2002年元月4日,濮存昕随父亲苏民首次踏上故乡溧水的土地,父子俩将整理收藏的7卷《濮氏宗谱》全都捐给了溧水县档案馆。
苏老在捐赠宗谱时曾激动地表示:“我的根在溧水,我深爱我的家乡……《濮氏宗谱》在县档案馆恒温、恒湿条件下安全保管,我就放心了,希望它能在溧水县地方史研究中发挥作用。”
县档案馆有关工作人员介绍,1949年,濮氏家族曾试图重修家谱,甚至已经拟好了草谱,宣纸也都准备好了,后因种种缘由,家谱未能得以重修。只是2003年,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对家谱的保管遗留等等一些问题进行了修订增补。虽然《濮氏宗谱》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停修,但是苏民家的家谱仍然在叙写,目前已经写到濮存昕女儿——濮方芳。
据县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濮氏宗谱》记载了自宋至清濮氏家庭科进士、任官职、经商、行医以及诗赋文章、祖训家教等重要内容,对于研究溧水地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宗谱不仅是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和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它更是一种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们希望目前仍散落民间的《濮氏宗谱》其余部分能尽早回到档案局的怀抱,真正让《濮氏宗谱》发挥其应有价值。
新闻链接:濮氏家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
关于溧水濮氏家族祖辈文化教育传统的由来,苏老先生在《濮氏宗谱》增补本中提到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清朝年间,曾有县令定期下乡视察农业的制度,叫作“劝农”。一天,溧水县令乘轿下乡劝农,一路前呼后拥,好不热闹。正在田间耕作的农民都丢下手中的农活,赶到大路两边来看热闹。唯独有一年轻小伙仍旧专心低头锄地,就像什么也没看见似的。县令见了觉得很惊奇,来到村公所询问里正那个青年是谁?里正说是濮家的儿子。于是,县令就让里正引他来相见。见面后,县令与濮氏青年聊得很投机,并且十分欣赏他的为人,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这位才高贤淑的县令小姐就把她优良的文化教养带到了濮家。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主办: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1
网站标识码:3201170033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电话:025-57212360